网上有关“《陋室铭》的原文及作者、朝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陋室铭》的原文及作者、朝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原文: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⑨之劳形。南阳⑩诸葛庐,西蜀子云〔11〕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2〕
注释:
①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②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德馨,意指品行高洁。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③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④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⑤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⑥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⑦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⑨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⑩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1〕子云:汉代的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2〕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13〕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晚年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刘禹锡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乃至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最著,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莫先于诗”(《刘白唱和集解》)。在古文运动中,他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李翱、韩愈主盟文坛,引之以为伦辈。刘说自己“长在论”,他的论文条分理析,论证周密,文采沛然。散文则思路清晰,简洁晓畅。(此节引自于刘禹锡小传)。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
出处: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零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
文体:
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进行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一点与《爱莲说》颇为相似。
主题: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消极循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立意: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斯,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 使台阶都绿了 草色映入竹帘 使整个屋子染上了青色;调,调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里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居住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整个室内都染上了青色。说说笑笑是有博学的人,来来往往没有平民。可以弹素朴的琴,阅读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诸葛亮在南阳的草庐,杨子云住在西边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刘禹锡: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是中唐的一位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坛人物。作为文学家,他的思想性格中,积淀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高洁情操和耿介自持,不肯谄媚权贵的孤傲性格。这篇短文所反映的正是他身居陋室,而品德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风貌。
开头四句,以生动的比喻,说明山之有名,不在其高而在其有仙;水之有灵,不在其深而在其有龙;简陋之屋,也因主人之德行美好,而成为美好的居处。换而言之,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屋有德则馨。这样连类而比,就巧妙地突出了陋室不陋,贵在有德的思想意蕴。接下去写陋室的景物和人物。门前苔痕、窗外草色,一则沿阶而上石阶尽绿,一则映入帘中满目青碧。在这苔痕、草色所展现的幽寂雅静的景色中,游居者自非平庸之辈,故而说谈笑往来者尽是大儒饱学之士,而无目不识丁的鄙陋之人,这又进一步点出陋室不陋。在这里,可以恬静自得地生活,适性任情地弹琴、读经。如此看来,陋室更是不陋,故而以醒目之笔写道:“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如是说,作者如是说、如是居、如是观。作者的思想性格在这里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它作为一种人生境界,为后世耿直之士所认同,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铭文共八十一字,篇幅极短,而写景、写人、写事却很形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的是一苔一草之景,而室之美却隐乎其中,韵味无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为借人写室,以“有鸿儒”、“无白丁”见其高而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为写事,“可”者二,“无”者亦二,两相对比,居陋室之清心散淡、远离世俗尽情写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则是引诸葛亮的南阳隐居、杨雄的成都玄亭为例,点明虽居陋室胸怀高洁、不慕荣利之志。全文句句字字都写陋室,可谓丝丝入扣,不枝不蔓,言简而意深,辞短而情长。且多用偶句,讲究韵律,极富于音乐美感。
柳宗元曾评刘禹锡之文说:“文隽而膏,味无穷而炙愈出也。”(刘禹锡《犹子藯适越诫》引),读过此篇,便知诚为至论。
关于“《陋室铭》的原文及作者、朝代”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夏至未至]投稿,不代表绿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mgjkcy.com/lukang/39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绿康号的签约作者“夏至未至”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陋室铭》的原文及作者、朝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陋室铭》的原文及作者、朝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陋室铭》的原文及作者、朝代》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