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对唐太宗的评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对唐太宗的评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千古名君的典范,贞观之治更是传颂千古的封建时代的顶峰。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名臣;
李世民采取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祥和,进步的局面。尤其他和魏征的君臣鱼水之情,更是传扬千古的君贤臣忠的美谈。
扩展资料1、《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的内心是清澈,明净的。唐太宗的名言至今流传,成为教导后人为人处世,做事和看待历史的至善至美的人生指导。
无论正史或野史对唐太宗在历史上的地位都是出于诚挚的赞颂,暂且撇开历史,政治等因素不谈,我们来看看李世民的后世帝王同行和领袖们是如何评价唐太宗千古一帝的。
五代宋明帝王无不以做‘李世民那样的帝王为目标’,以此巩固王朝,树立帝王在人民中的形象。
2、李世民撰写之《帝范》堪称千年帝王教科书曰:“至若长气亘地,成败定乎笔端;巨浪滔天,兴亡决乎一阵。当此之际,则贵干戈而贱庠序。及乎海岳既晏,波尘已清,偃七德之余威,敷九功之大化。当此之际,则轻甲胄而重诗书。是知文武二途,舍一不可,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武士儒人,焉可废也。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安危兴废,咸在兹焉!
3、蒋中正《中国之命运》言:”“隋唐统一,举葱岭以东,黄海以西,沙漠以南,南海以北,所有全领域的宗教、哲理、文学、艺术、天文、术数、法律、制度、风俗、民情,亦已网罗综合而冶于一炉。”
4、明朝——朱元璋:“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诏衣冠如唐制。”“准唐之旧而增损之,日进二十条。”李善长:“汉《九章》为宗,至唐始集成。今制宜遵唐旧。”
5、辛亥——孙中山:“汉唐发展昌大。”“最强盛的象汉族,当汉唐武力最大的时候,西边到里海。”“唐之六典,今六法全书。”“吾皇汉民族之精神,且发扬流衍于无极,文之望也!”“如汉之文、景,唐之贞观,能保民斯为善矣。
参考资料:
雄才大略政治家,任用贤士一代英主,治国有方千古名君。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扩展资料
唐太宗历史成就:
1、贞观之治: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2、安定边疆:灭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平定高昌置安西都护府;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送文成公主和亲于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发展了汉、藏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百度百科—唐太宗
关于“对唐太宗的评价”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碧菱]投稿,不代表绿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mgjkcy.com/lukang/627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绿康号的签约作者“碧菱”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对唐太宗的评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对唐太宗的评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千古...
文章不错《对唐太宗的评价》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