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的院长致辞”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的院长致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法学专业创建二十周年庆典上的致辞
徐松林
2013年11月16日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今天是个好日子!
今天有数百位华工法学专业的校友回到了母校。看到你们历经社会的磨练,一个个变得成熟稳重而又不失青春朝气,我们很高兴,母校欢迎你们回家!
借此机会,我向各位校友汇报我们华工法学专业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华工法学专业创建于1993年。创建时的名称叫“经济法专业”、只是专科。专业创建之初我们只有3位老师,不久另外两位老师就弃我而去,辞职去做专职律师去了,我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好在,1995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试办经济法本科,有了本科专业这个平台,我们迅速引进了张洪林、曾友祥、关永红、刘汉霞等几位教师。
我现在还记得,那时,我们整个社科系挤在北校区18号楼四楼的一半空间,法学专业甚至没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由于教师缺乏,我们每位教师要承担六七门专业课;我也记得,我们老师在北校区1号楼上完一二节课,然后骑上自行车以百米冲刺速度赶往被称为西伯利亚的化机系上三四节课的情形,站在讲台上,我们的衣服几乎被汗水湿透(有同学告诉我,当年对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衬衫总是湿漉漉的贴在身上)。
实话说,对最初的几届学生,我们既没有条件为你们准备足够的图书资料,也没有能力教给你们完整的专业知识,我们心有愧疚!但这同时也培养了你们超强的自己动手的能力(所以现在,外界评价我们华工法学专业毕业生,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强”)。
1996年,虽然教育部正式批准了我校设立法学本科,但在理工科大学办法学,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我们没有钱购置图书资料、没有经费引进优质教师、没有能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艰难困苦中,1999年学校迎来了教育部的首次优秀本科教学评估。在评估总结会上,教育部专家提出,一个学校,如果只有强大的工科,而没有强大的理科和文科,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华工要想建成一流大学,必须加强理科和文科建设。
以此为契机,学校开始重视发展文科。2002年学校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莫岳云教授是人文社科学院首任院长,学院下设法学系,张洪林教授是系主任。2003年底,学校筹建法学院,并成立筹备组,张富强教授是筹备组组长。2004年7月,华工法学院正式成立,经过全国遴选,葛洪义教授出任法学院创院院长。
法学院成立后,在以葛洪义教授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法学专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从2004到2013,华工法学专业从每年仅招本科生30人左右、只有一个经济法硕士点的专业,发展成为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年招研究生超过本科生、年招硕士生近两百人、博士生近20人的研究型学院。我们现在有一个国家级培训基地、两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我们法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并进入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单位之列。
华工法学专业的全国排名,也从全国50名开外,一跃而升至全国第29名。我们也从拥挤狭窄的北校区18号楼4楼搬到了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大学城。
二十年,华工法学院共为社会输送专科毕业生310人、本科毕业生1899人、双学位毕业生174人、法学硕士350人、法律硕士378人。
总结起来,华工法学专业的二十年的发展,实际上分成两个阶段,前十年是蹒跚学步、艰苦探索的求索期,后十年是快速发育、发展壮大的成长期。二十岁,我们成年了,我们已经从一个瘦弱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
吃水不忘挖井人。借今天这样的机会,我代表现任学院领导班子,向为华工法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葛洪义教授表达深深的敬意;向在专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播撒了青春和汗水、为专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莫岳云教授、张富强教授、张洪林教授、张丽书记、孙国忠书记、徐兵书记表达深深的敬意!
专业虽然发展壮大了,但我们头脑很清醒:
一个专业最终办得是否成功,不在于我们有多少学位点、多少研究基地,而在于我们有多少杰出校友、我们的校友表现如何!
校友是学校的名片。这些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一些重大法治事件中,总能见到我们校友的身影。前年的广东省十佳公诉人大赛,经过层层选拨,最后评出的全省十佳公诉人中,有两位是我们的校友;有一年媒体评出的广东省十大名案中,就有一个案件是我们的校友任审判长、一个案件是我们的校友任代理律师。这些年,我们先后有十几位校友出任基层法院、中级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我们也有不少校友在金融领域、资本市场大显身手;我们有更多的校友成为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成功律师!
校友还是我们办学的依靠力量。这些年,我们建立了十几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我们和实务部门共建了三个合作研究、协同创新平台,我们聘请了近40位校外硕士生导师。这些项目的建成,多是依靠校友或校友单位的帮助。
我们深圳校友会还设立了校友互助基金,帮助、扶持到深圳找工作的学弟学妹,虽然单次资助的金额只有区区数百元、千余元,但让初到深圳、孤立无援的学弟学妹们倍感校友之手的温暖与同学之情的温馨!
手拉手、相互搀扶;心连心,同舟共进!这就是华工法律人群体!
以前,常有校友向我反映,一谈到自己是华工毕业的,周围总有人瞪大眼睛,“华工还有法学专业?”。这几年,瞪大眼睛的人少了,竖大拇指的人多了。业内人谈起华工法学专业,总会感叹,“华工法学,不错,了不起”。
从瞪大眼睛到竖起拇指,只是一个简单的身体动作变化,但这种改变,不容易!这既是我们全体教师努力的结果,更是我们全体校友争气的结果!
校友们,母校为你们感到自豪!
我们有一个梦想:我们要建百年法学院。我们要从一届又一届的校友身上提炼出一种华工法律人精神,我们要让这种精神代代接力、薪火相传,最终形成华工法律人的独特精神气质!
我想,“踏实、坚持、有梦想、有担当”,这也许就是我们华工法律人精神!
谢谢大家!
白中杰于1933年9月6日出生在贵州省的一个偏远农村,人口少,治安差。在白中杰居住的村庄的入口处,有一家商店作为他的家。当白中杰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和父母一起旅行,从未停止过。他父母是东莞人,在那里工作定居。当时他父母工作忙,不得不把他送回东莞爷爷奶奶家。当白中杰3岁时,他又去了他父母的家。5岁时,他回到东莞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之后,白中杰的父母也回家创业,一家人终于可以住在一起了。
白中杰从小就淘气。他经常成群结队地在村子里游荡,晚上很晚才回家。当家人问他在做什么时,白中杰总是三言两语搪塞过去。我父亲对白中杰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白中杰既出众又淘气。他回来后将接受教育。如果情况严重,我父亲会开始打白中杰,有时他会狠狠地打他,伤口会消失很长时间。当他去白中杰上高中时,他父母的感情已经破裂了。为了不影响白中杰的学习和生活,他的父母开始藏匿他的儿子。表面上,什么都没发生。然而,白中杰敏感的个性早已看出了端倪,但他就是没有说出来。
白中杰在高中第一年取得了好成绩,并被一所一流大学录取。似乎受父母,邻居的影响。白中杰开始厌倦学习,经常从学校出去**上网。我的性格从开朗变得沉默寡言,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回到家,遇到父母斗嘴,吵得很凶。白中杰回到学校,没有回家。郁闷归郁闷,去网吧打游戏发泄情绪。这一次对未成年的白中杰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认识网吧的人经常一起出去吃饭,关系变得更亲密。
白中杰越来越频繁地逃课,最后不得不辍学。当他父亲知道这件事时,他给白中杰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自尊心很强的白中杰很久没回家了。父母没有儿子的消息,后悔自己一时冲动伤害了白中杰。白中杰在网吧和年轻人混在一起,开始做一些实际的事情。白中杰没有自己的底线和想法。他经常做别人做的事。别人偷的时候,他也帮忙掩饰,一起赚“黑钱”。他们还强迫白中杰从街上收集保护费,并在他回来时交给他们。如果他没有收到,就会被打。白中杰只能这样做,努力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他们变得越来越大胆,开始购买犯罪工具,如模拟枪、刀和绳子。准备一起抢。几个人一拍即合,准备劫持出租车司机。白中杰上了一辆黑色轿车,开了很长时间。当他到达目的地时,他拿出一把锋利的刀,放在嫌疑人的脖子上,威胁他交出财产。司机力气很大,白中杰处于劣势,所以他用一把尖刀刺进司机的身体,血流如注,然后司机失血过多而死。
白中杰非常害怕。他向他的搭档解释了这一事件,并开始说服白中杰,杀死一个人会和杀死10个人有同样的结果。不要害怕。白中杰听了伙伴的建议,鼓起了很大的勇气。他继续犯罪,养活自己。2010年7月12日,何军和白中杰劫持了一辆汽车,汽车成了他们的犯罪工具。他们欺骗了刚离校的高中生邹某、廖某,让他们开车去偏僻的地方。廖感觉到了危险,一下车就开始拼命往外跑,却被抓了回来。首先,白中杰和何军威胁要交出他们的钱。后来,他们侮辱了两个高中生的*荡。最后,他们把尸体扔进了河里。
10天内发生十几起刑事事件,6人死亡。年纪轻轻,对社会危害那么大。警方在网吧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并逮捕了何军、曾友祥、邹泽和白中杰。所有18岁以上的嫌疑人都被判处死刑,而18岁以下的白中杰被判处无期徒刑。他在狱中反省自己的错误,没有机会改过自新。没有正确的判断就误入歧途,在监狱里度过余生,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关于“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的院长致辞”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山之]投稿,不代表绿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mgjkcy.com/lukang/50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绿康号的签约作者“山之”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的院长致辞”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的院长致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的院长致辞》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