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唐会要卷七十六(3)”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唐会要卷七十六(3)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大中元年正月敕。自今放进士榜后。杏园任依旧宴集。所司不得禁制。先是。武宗好游巡。曲江亭禁人宴聚故也。
十年四月。礼部侍郎郑颢。进诸家科目记十三卷。敕付翰林。自今放榜后。仰写及第姓名。及所试诗赋题目进入内。仍付所司。逐年编次。
咸通十一年四月敕。去年属以用军之际。权停贡举一年。今既偃戈。却宜仍旧。来年宜别许三十人及第。进士十人。明经进士二十人。已后不得援例。
制科举
显庆三年二月。志烈秋霜科。韩思彦及第。
干封元年。幽素科。苏瑰。解琬。苗神客。格辅元。徐昭。刘讷言。崔谷神及第。
上元三年正月。辞殚文律科。崔融及第。
永隆元年。岳牧举。武陟县尉员半千及第。上御武成殿亲问曰。兵书云。天阵地阵人阵。各何谓也。半千对曰。臣观载籍。多谓天阵。谓星辰孤虚也。地阵。谓山川向背也。人阵。谓偏伍弥缝也。以臣愚见。谓不然矣。夫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得天之时。此天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得地之利。此地阵也。士卒轻利。将帅和睦。此人阵也。若有兵者。使三者去矣。其何以战。上深赏之。
垂拱四年十二月。辞标文苑科。房晋。皇甫琼。王旦及第。
永昌元年正月。蓄文藻之思科。彭景直及第。抱儒素之业科。李文愿及第。
长寿三年四月。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薛稷。寇泚及第。
证圣元年。长才广度沉迹下僚科。张漪及第。
万岁通天元年。文艺优长科。韩璘及第。
神功元年九月。绝伦科。苏颋。崔元童。袁仁敬。何凤。孟兼礼。洪子舆。卢从愿。赵不欺及第。
大足元年。理选使孟诜试拔萃科。崔翘。郑少微及第。疾恶科。冯万石及第。
长安二年。龚黄科。冯克麾及第。
神龙二年。才膺管乐科。张大求。魏启心。魏愔。卢绚。张文成。褚璆。成廙业。郭璘。赵不为及第。才高位下科冯万石。晁良贞。张敬及第。
二年。才堪经邦科。张九龄。康元瑰及第。贤良方正科。苏晋。宋务光。寇泚。卢怡。吕恂及第。
景龙二年。抱器怀能科。夏侯铦及第。茂才异等科。王敬从。卢重元及第。
景云二年。文以经国科。袁晖。韩朝宗及第。藏名负俗科。李俊之及第。
先天二年。文经邦国科。韩休及第。藻思清华科。赵冬曦及第。寄以宣风则能兴化变俗科。郭璘之及第。道侔伊吕科。张九龄及第。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杜昱。张子渐。张秀明。常无咎。赵居正。贾登。邢巨及第。
开元元年。直言极谏科。梁升卿。袁楚客及第。哲人奇士逸伦屠钓科。孙逖及第。良才异等科。邵润之。崔翘及第。
五年。文儒异等科。崔侃。褚庭诲及第。文史兼优科。李升期。康子元。达奚珣及第。
六年。博学通艺科。郑少微。萧识及第。
七年。文辞雅丽科。邢巨。苗晋卿。褚思光。赵良器及第。
?
十二年。将帅科。裴敦复。房自谦及第。
十五年。武足安边科。郑防。樊衡及第。高才沉沦草泽自举科。邓景山及第。
十七年。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吴巩及第。
十九年。博学宏词科。郑昉。陶翰及第。
二十一年。多才科。李史鱼及第。
二十三年。王伯科。刘璀。杜绾及第。智谋将帅科。张重光。崔圆。李广琛及第。
天宝元年。文辞秀逸科。崔明允。颜真卿及第。
六载。风雅古调科。薛璩及第。
十三载二月。辞藻宏丽科。杨绾及第。
大历二年。乐道安贫科。杨膺及第。
六年。讽谏主文科。郑珣瑜。李益及第。
建中元年。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姜公辅。元友直。樊泽。吕元膺及第。文辞清丽科。奚涉。梁肃。刘公亮。郑辕。沈封。吴通元及第。经学优深科。孙玼。黎逢。白季随及第。高蹈丘园科。张绅。卫良儒。苏哲及第。军谋越众科。夏侯审。平知和。郑儋。凌正。周渭。丁悦及第。孝弟力田闻于乡闾科。郭黄中。崔浩。李牧及第。
贞元元年九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韦执谊。郑利用。穆质。杨邵。裴复。柳公绰。归登。李直方。崔邠。郑敬。魏宏简。沉回。田元佑。徐衮及第。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熊执易。刘简甫及第。识洞韬略堪任将相科。许贽及第。
杜暹,濮州濮阳人。父杜承志,在武则天称帝之初做过监察御史。当时,怀州刺史李文日柬为皇枝近属,被仇人所告,杜承志为他辩解。不久,李文日柬获罪,杜承志也受牵连,贬为方义县令。后又任天官员外郎。接着来俊臣等罗织罪名,陷害无辜扩大化,杜承志恐惧,便称病离官还乡,在家中去世。
自杜暹的高祖父到杜暹,五代同居,杜暹特别恭敬长辈,对继母孝顺,闻名乡里。开始,中举授婺州参军,任满将还乡,州吏赠送他万余张纸,杜暹只接受了一百张,其余全还给他们。当时他的同僚来告别的,见了叹道:“这与过去清廉的官吏接受一个大钱,有什么不同?”不久,杜暹授郑县县尉,又以清廉节俭为世人称扬。华州司马杨孚,公正耿直之官,他很赏识看重杜暹。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杜暹因公事受牵累送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样好的县尉都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怎么不灰心呢?”并特此向执政推荐杜暹,由此杜暹授大理评事。
开元四年(716),杜暹升任监察御史,前往碛西屯田驻军。正碰上安西副都护郭虔馞和西突厥可汗史献、镇守使刘遐庆等不和,互相上奏指责。朝廷令杜暹查其实际情况。当时杜暹已在返回途中,已到凉州。他接到诏令又往碛西,进入突骑施,来考核郭虔馞等错误实况。藩人送给他黄金,杜暹坚决不受,左右的人说“:公远道出使这边远的地方,不可失藩人的情。”杜暹不得已,接受了。后将黄金埋下,出境以后,才通知藩人去收取。藩人大惊,过沙漠追赶不到,才罢了。杜暹后升任给事中,因继母去世守丧而离职。开元十二年(724),安西都护张孝嵩调任太原尹,有人推荐杜暹出使安西,因藩人伏其清正廉洁办事慎重,很佩服他,于是特殊对待,升拜黄门侍郎,兼安西副大都护。杜暹单骑赴任。第二年,于阗王尉迟眺私下勾结突厥和一些藩国图谋叛乱,杜暹秘密探知其谋,便带兵逮捕并处死,诛其党羽五十余人,另外立了君长,于阗才安定下来。杜暹以功特加授光禄大夫的荣誉职务。杜暹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很得汉人和各族人的爱戴。
开元十四年,朝廷任命杜暹代理宰相,并派中使前往迎接。玄宗见他,赐绢二百匹,马一匹,住宅一区。后来他与李元..不和,罢免了宰相,出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又历任魏州刺史、太原尹。开元二十年(732),玄宗到北都,拜杜暹为户部尚书,便令扈从入京。到东都,任杜暹为京都留守。杜暹抽调值班的卫士,修缮三宫,加固城池,亲自巡逻检查,从不懈怠。玄宗得知此情特嘉奖他,赐敕书道“:卿一向以清廉耿直,加之勤奋能干出名。自从委任为留守,每事多能,治政使下属整肃,恩惠能施及百姓。城池宫室,时时修饰,很有成绩,也不过分劳累人力。甚善甚善,很慰我心。”不久代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封魏县侯。开元二十八年(740)病逝,享年六十余岁,诏赠尚书右丞相。
杜暹在家孝敬长辈爱弟妹,对他继母弟杜昱爱抚甚厚,但是昱平素不学无术,每当朝谈论,言谈肤浅。杜暹常以公正清廉勤劳节俭为己任,有时也有免不过情分而为的事。他二十岁就自己发誓不受亲友馈赠,一生如此。到去世时,玄宗很怜惜,派中使就家中吊丧,赐绢三百匹。尚书省和老同僚,也赠财物助丧葬,他的儿子遵父亲生前的教导,皆拒绝不受。
关于“唐会要卷七十六(3)”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雨雪]投稿,不代表绿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mgjkcy.com/lukang/231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绿康号的签约作者“雨雪”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唐会要卷七十六(3)”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唐会要卷七十六(3)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大中...
文章不错《唐会要卷七十六(3)》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