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努尔哈赤的儿子 清朝最神秘的皇子努尔哈赤第16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努尔哈赤的儿子 清朝最神秘的皇子努尔哈赤第16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努尔哈赤的儿子 :清太祖努尔哈赤,清王朝的奠基者,他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了女真各部,而后建立了后金政权,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后代又是如何的呢,接下来由我来探秘下努尔哈赤的儿子们。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其中被赐死的就有9人,其中6人还被削宗籍。这是因为在清朝建国初年,王室成员内部争权的结果。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最小的费扬果是最神秘的。我查遍清朝各种典籍终于找到他的一些资料。但对他的疑惑就更多了。有一些典籍中费扬果也被称为费扬古。这与请初的一名开国大将的名字相同。虽说是清太祖的16子,但在《满洲实录》卷一、《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四、《清太宗实录》卷一等均遗漏了费扬果。而《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谱》才略有记载,但也不是很详细。如《清史稿》中的记载:费扬果,太祖第十六子。太宗时,坐罪赐死,削宗籍。康熙五十二年,圣祖命莽古尔泰尼雅、德格类子孙复宗籍。费扬果曾孙三等侍尼雅罕呈宗人府请复宗籍,宗人府以闻,圣祖曰:?此事朕知之,但不详耳。费扬果,太祖子,太宗时因获大罪诛死者。?命复宗籍,赐红带。看完上面的资料,我们就更加疑惑了。费扬果到底犯了什么大罪要赐死而且削宗籍?这个历史上没有记载,到了康熙时也已经不清楚了。据考证,费扬果生于清太祖天命五年(1620年),死的年岁就不可考了,据说是在其20岁是死的,则在约清太宗崇德五年(1640年)死的。而另一种说法是约在清太宗天命九年(1635年)死的。在这两个纪年中,费扬果分别是20岁和15岁。在众多兄长和侄子的面前,此时的费扬果的资质尚浅,况且他又没有什么兵权。到底犯了什么样的不可饶恕的大罪,要赐死而且削宗籍。我查遍了清太宗年间的史料,居然对处死费扬果的事只字不题,就像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实在另人费解。费扬果终生没有受过什么爵位,也没做过什么差事。被赐死应该是他生命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但是历史却开了个玩笑。最终,费扬果成了清朝历史上资料最少也最神秘的皇子。费扬果的后裔除了《清史稿》中提到的尼雅罕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人物在清朝的历史上登过场。因为早在他们的先世,就已经被削宗籍了,就算后来复了宗籍也只是红带,当朝的皇帝也没有赏个爵位给他们,让他们可以世袭罔替。最后这一支皇室血脉就退出了清朝的皇族。历史上清朝八阿哥的真实情况
皇太极被称“四”的确是因为他在册封的四大贝勒中排行第四,但是他会成为四大贝勒第四的原因,ls说的都不对。
努尔哈赤和康熙时不一样,雍正是康熙第十一个儿子,但排行第四,因为前面有很多哥哥都夭折了,没有序齿。可努尔哈赤却不同。
努尔哈赤的儿子没有夭折的,不存在上面说的问题。但是满洲之初,嫡庶分别极其重要。在父亲眼中,庶出的儿子几乎不被看做是自己的子嗣,所以只有嫡出之子才能得到重视。比如努尔哈赤的儿子阿巴泰,一生战功赫赫,是庶出之子中最有作为的一个,可就是因为他是庶出,他的身份一直很低,比自己的侄子们都低,他因此生出一些埋怨,结果还被皇太极训斥责罚。
皇太极之前的嫡出之子只有褚英(第一代大妃所生)、代善(第一代大妃所生)、莽古尔泰(第二代大妃所生)。皇太极的母亲虽然不是大妃,但因为出身尊贵,极受宠爱,所以努尔哈赤常称皇太极为“我爱妻所生唯一之子”,把皇太极视作嫡子看待。
所以,在天命初年册封四大贝勒的时候,褚英已死,代善、莽古尔泰就排在皇太极之前,另外舒尔哈齐的嫡子阿敏也因年长封在皇太极之前(满族的习俗中,嫡出的侄子与儿子几乎是同样看待的,所以努尔哈赤对于侄子阿敏、济尔哈朗,侄女荪岱、额实泰等都直接以儿女称呼),于是皇太极就从第八子变成了四贝勒。
八阿哥,本名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
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
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扩展资料:
胤禩生平大事:
1、毙鹰事件
“毙鹰事件”又称“海东青事件”,发生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热河巡视途中,经由密云县、花峪沟等地,胤禩(八阿哥)原该随侍在旁。
但因当时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二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未赴行在请安,只派了太监去康熙处说明缘由,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皇父一同回京。
后来胤禩挑选了两只上等的海东青派人送予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
康熙大怒,并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2、受父压制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说要在诸阿哥中选择皇储,一定听从大家推举的建议。
谁想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进行。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令康熙大感意外。
次日,康熙复召诸王及大臣,屡言于梦中见孝庄文皇后及孝诚仁皇后“颜色殊不乐”,令其备感不安。而废太子胤礽经多日调治,疯疾已除,本性痊复。言下之意,可复立之。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禩
百度百科——毙鹰事件
关于“努尔哈赤的儿子 清朝最神秘的皇子努尔哈赤第16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s://m.qiminxing.com/qiming/12972.html 来源:https://029boer.com/boer/209.html 来源:https://029boer.com/boer/208.html 来源:https://cn.029boer.com/boer/187.html 来源:https://m.qiminxing.com/ 来源:https://m.029boer.com/boer/198.html
本文来自作者[小寒]投稿,不代表绿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mgjkcy.com/lukang/145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绿康号的签约作者“小寒”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努尔哈赤的儿子 清朝最神秘的皇子努尔哈赤第16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努尔哈赤的儿子 清朝最神秘的皇子努尔哈赤第16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
文章不错《努尔哈赤的儿子 清朝最神秘的皇子努尔哈赤第16子》内容很有帮助